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年内涨幅超50% 为何是“高纯度与龙头集聚”?

《金证研》巽风/作者

2025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政策文件针对碳减排目标和新型能源体系再次给出定调指引,并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建设能源强国。

在此背景下,创业板新能源指数作为涉及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指数,凭借其产业覆盖与龙头集聚效应,成为观察行业发展“窗口”。

 

一、全球锂电储能装机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8%,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年内涨幅超50%

近期,创业板新能源指数表现亮眼,截至2025年11月4日,该指数年内涨幅达56.34%。

需求是增长的第一动力。海外大型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等应用领域的需求攀升,有力驱动了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海外需求的持续增长。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锂电储能装机超170GWh,同比增长68%,市场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

技术方面,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固态电池是当前市场共识较高、具备前景的技术路线之一。电池由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向固态电解质转变,可以显著提升其安全性与能量密度,从而解决当下新能源汽车电池易燃与续航不足等现实问题。

当前,固态电池产业持续升温,从胶黏剂到电解质,从材料研发到产线建设,核心技术加速由实验室向产业量产转化。其中,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已启动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政策方面,政府将光伏产业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并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助推光伏产业良性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二、具备“高纯度与龙头集聚”两大特征,指数前5大成分股的权重占比达超56%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顾名思义,是创业板中聚焦新能源方向的行业指数。该指数从新能源相关产业中选取50只研发投入高、基本面表现良好、流动性好的创业板股票作为样本,并具有高纯度与集聚性两大特点。

在产业链覆盖上,创业新能源指数构建了一张完整的新能源核心图谱。按申万二级行业划分,电池(48.15%)、光伏设备(28.41%)、自动化设备(12.01%)、风电设备(2.97%)、金属新材料(2.67%)以及电网设备(1.51%)等新能源上中下游,形成了一张清晰的“新能源核心产业链地图”。

龙头集聚效应显著,板块弹性大。成分股只有50只,并且前5大成分股的权重占比达到56.38 %。相比于其他新能源指数,头部龙头权重更加集中。前五大成分股分别为阳光电源、宁德时代、汇川技术、亿纬锂能以及先导智能。

此外,相对于中证新能源等沪市与深市指数,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得益于创业板涨跌幅±20%设置,更表现出高弹性特征。反映在股价表现上,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11月4日,光伏龙头阳光电源涨幅88.65%;电池领军企业宁德时代涨幅23.77%;锂电池材料供应商亿纬锂能涨幅39.08%。

市场相关基金中,富国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创业板新能源ETF等基金基金紧密跟踪创新能源指数,以反映深交所创业板市场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总的来说,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的推动下,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之一,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码,或为新能源行业提供了政策红利和市场空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