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两条线 国内特色估值体系逻辑强化

近期央企中字头板块股价大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从2022年11月“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概念提出后,国资和证监两条线分别围绕“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密集进行政策表达,特别是国资体系今年以来以考核体系的转变为抓手,表达提高央企上市公司质量的政策方向和具体举措。我们认为推动“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相匹配将是国改三年行动收官后国企改革的核心主线。

3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一根本目标,用好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这两个途径,以价值创造为关键抓手,扎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企业。

而在几天前的2月28日,国资委刚刚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专题会。要科学谋划、周密组织,统筹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上市,通过充分对接资本市场、助力稳定资本市场,为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贡献更大力量,让市场和投资者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系列密集发声,都围绕着央国企考核体系的改变展开。年初,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2023年中央企业“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一增”即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一稳”即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四提升”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四个指标进一步提升。

国资体系将更多价值实现因素纳入央国企考核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国有上市公司价值重估和回归的重要基础。本次国资委考核指标调整新增的ROE和净现比指标,表明监管对于央企的考核导向将从规模优先逐步调整为质量优先,这也与资本市场的评价指标更加契合。

考虑到国资委考核与央企负责人考核直接挂钩,我们预计其导向作用实际上比股权激励更强,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当前央企整体基本面稳健,市占率持续提升,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国企改革、放开涉房融资及今年“一带一路”峰会等因素有望提供进一步催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