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家族和黄医药:2500名医药销售代表 服务2.49万家医院

《金证研》香港资本组 映蔚/作者 洪力/编审

2019年4月15日,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黄医药”)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此前,和黄医药曾先后在英国、美国两地上市。

剥开层层股权关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和实业”)为和黄医药的控股股东,而李氏家族为长和实业的大股东。透过Hutchison Healthcare Holdings Limited、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记黄埔”)、CK Hutchison Global Investments Limited,长江实业持有和黄医药60.2%的股权。

根据港交所资料,和黄医药成立于2000年,注册在开曼群岛,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处方药和消费保健品,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和黄医药主要研发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的癌症药物,用于治疗癌症及免疫疾病。消费保健品主要包括天然有机食物、个人护理产品及保健品,譬如麝香保心丸、复方单芯片、板蓝根颗粒、智灵通DHA胶囊等主要产品。

关于运营架构方面,和黄医药分为研发创新平台、商业平台两大布局。

随着附属公司和记黄埔医药的成立,和黄医药于2002年推出研发创新平台,致力于开发治疗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新药。目前,有8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自主研发候选药物,其中5种已开始全球临床开发。2018年11月,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药物,呋喹替尼于以品牌名爱优特上市销售,同时是第一个中国研发的、获无条件批准及商业化的靶向癌症治疗药物。

除研发创新平台外,通过有盈利的商业平台,和黄医药销售的许多药品,均为家传户晓的知名品牌、具有较大市场份额。而和黄医药的处方药业务,由上海和黄药业、国控和黄两家合资企业进行,而消费保健品业务,主要通过白云山和黄、和黄汉优两家合资企业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和黄医药的营收2018年出现“缩水”,近两年更一直处在亏损状态。

2016-2018年,和黄医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6亿美元、2.41亿美元、2.14亿美元,2017-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11.63%、-11.2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169.8万美元、-2,673.7万美元、-7,480.5万美元。

据招股书,此番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推进包括多种潜在全球首创及同类最佳候选药物的全球临床实验等。

纵观行业发展情况,肿瘤治疗市场近年增长迅速,并预期将保持增长势头。

2018年,全球肿瘤治疗市场达1,28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肿瘤治疗市场将进一步增至3,904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1%。

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的增长速度预期将会超过全球市场。2014年,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2018年增至242亿美元,2018-2023年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11.1%,到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16亿美元。

与全球肿瘤市场不同,中国肿瘤市场仍以传统的化疗为主导。2018年,中国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市场为3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有望达到587亿美元。到2030年,靶向治疗及免疫疗法预期将占市场一半以上。

总体而言,众多且不断增长的癌症患者数目、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支付能力的提高、支持创新药物开发的政策等,都为肿瘤治疗行业发展“铺路”。

凭借一套成熟的研发策略、强大的全球候选药物管线,和黄医药拥有超过420名科学家及员工组成的高效研发团队,其中232名拥有高级技术学位,包括27名医学博士、53名博士学位持有者。与此同时,和黄医药的销售网络布罗广,合计约2,500名处方药销售代表、覆盖中国320多座城镇24,900多家医院的网络。

尽管拥有配套的研发实力和商业策略,和黄医药面临的风险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研发创新平台难以“兑现”,形势愈发严峻。从成立至今,和黄医药的内部研发部门并无产生可观的利润,或录得经营净亏损。未来的盈利能力取决于候选药物商业化是否能够成功。目前,所有的候选药物处于开发阶段(在中国用于一种适应症的呋喹替尼除外),倘若这些候选药物无法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并最终实现商业化,或在审批过程中遇到严重延误,和黄医药的研发业务将遭受重大损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