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导向下 低估值的基建和原材料板块直接收益弹性更大

近期,在“稳增长”政策的导向下,地方政府密集推动投资项目,基建板块迎来新一轮增长,多数机构看好大基建板块的投资机会。基建板块如何去投资,其中又覆盖到哪些细分方向上的机会,博时基金行业研究部的研究员王晗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一、开年以来,市场震荡格局是如何造成的?

王晗:首先今年开年以来的市场格局还是比较跌宕起伏的,各个板块发生的分歧和分化比较多,今年的原因不一定能够从今年找得到,可能还要回溯2021的四季度和年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中,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在四季度新能源板块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回调,这个和基建不太相关。另一个比较大的影响是房地产,在四季度发生了较大的下滑,不管是房地产的新开工、销售,还是房地产企业的拿地。这无疑会对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和建筑板块产生一定的拖累。在这情况下,2022年全年的市场可能会有一个比较悲观的预期,房地产占整个中国GDP的比重比较大,如果发生了失速,肯定对整个制造业都会产生这样的传导。

但今年首要目标是经济稳增长,我们可以预期到全年的经济不会发生很大的下行,因为国家有政策、有能力,也有信心去把整体的经济给稳定在一个相对比较可控的水平,从而完成我们既定的经济增长的目标,所以这是我们开年以来主要驱动的政策主线。

 

二、怎么看待传统的低估值板块行情逐渐回归的迹象?

王晗:对于低估值的板块会不会有行情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想想低估值板块是怎么形成的,或者说这个板块的估值为什么低?

其实估值和成长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为什么这个板块和股票没法给到一个很高的估值?这就隐含着这个行业和公司未来的增长空间增速不会特别的高,不会像新能源车、像光伏、像风电这样有百分之三四十的高增速,很多传统行业都是比较低的增速,在比较低的增速情况下它的估值就会给得比较低,因为它牺牲了远期成长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在低估值的板块下它的弹性会更强?这其实还是经济增长弹性的问题,根据从去年年底比较悲观的市场行情,到今年年初开始走稳增长的预期,这只是一个托而不举的过程,国家会使用各种方向的政策把经济稳定在稳增长的目标上,但一定也很难去做到过热,刺激的过于强,那在这种情况下成长导向的高估值的成长空间可能就会受到一定的压制,反而是所有稳增长的政策会落地到一些低估值的板块上去。

 

三、如何促进经济稳增长,稳增长的途径有几个?

王晗:首先房地产是托而不举、房住不炒,所以不可能在房地产上面去做很强的刺激,在过去历年来,不管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还是其他时候的一些,当经济失速开始下滑的时候,国家最有效、最立竿见影的方向其实就是基建刺激,国家出钱去投这个“铁公鸡”,做这样一些财政的支出,帮助经济创造一些新增的需求,这个方向是最快的,它不需要太多地通过社会企业来完成,而是由政府主导可控地去完成这样一个投资过程,通过投资过程把整个经济来进行盘活,今年年初以来整个基建板块的受益行情是最为明显的,也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

稳增长和基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一定能够带动整个基建板块的行情?

王晗:在经济稳增长的过程中所有的行业都会受益,不分彼此,所有的板块、行情都会受益这个,但是它是有轻重的,比方一些高科技、成长、消费的行业,它可能就是间接受益,而基建包括大宗商品、原材料等等周期板块,它可能就是直接受益。

因为国家会把钱直接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给到地方财政平台,给到各个施工项目,建一些高铁、建一些铁路、建一些电网,这样就会有直接的支出,直接利好的就是建筑企业,间接利好的就是为这些建筑企业提供原材料的企业,比如钢铁、煤炭、水泥、建筑材料等等,在整个经济体被盘活之后,社会制造业的信心起来了,人均收入上来了,经济盘活了,才有更多的钱去间接的投到比如金融、消费、科技,它是一个间接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些低估值的基建、大宗商品、原材料的板块会最直接受益,而且是弹性更大的。

 

四、基建覆盖的细分领域比较多,有哪些细分的赛道可以去关注?

王晗:基建板块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第一个是基建的方向,比如有交通,有仓储运输,有电力,有燃气,有航运、仓储等等,包括水利工程,不同的方向增长空间其实有比较大的差异,首先弹性最大的可能是电力板块,因为整个2021年发生过几次电力的紧张和煤电的紧张,整个国家的电力受到了比较强的挑战,往后来看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行,未来电力的供应可能会越来越多的引入风电、光电等这些新能源的电力。

这些电力会发现和传统的火电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是可以去建设火电的,但是风电和光电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会很强,比如光电需要很强的光照,往大西北建就会非常有优势,同样的风电,可能沿海风会比较多,同样也是西北部地区风能资源会比较丰富,但是这些地区往往不一定是需求用电的地区,而且它的时间也是会造成这样的不匹配,比如光照一定在白天,而且在中午为主,但是用电高峰期不一定都全部在白天,上午、下午都会有,甚至晚上还有居民的用电,风就更加不可控了。

当然还会考虑到天气、气候、降雨、降雪、阴天等等因素,会使得新能源没有传统的火电那么稳定,火电是24小时随时使用的,水电需要的时候开闸放水发电就可以了,但是风、光没有这么稳定,这会导致在时间上我们需要去做这样的调节,所以时间上的调节和地区间的调配都会使得我们原有的电网设施、电力配套基础设施和传统的依托于火电体系去建立起来的配电和电网设施有比较大的差异,这边无疑就会需要更高的投资,所以电力方向可能是我当前看的受益最直接明显的。另外一个是交通运输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增量,这是相对比较看好的下游的板块方向。

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对基建的企业本身进行一个分类,因为基建企业在我看来可能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国家的央企,就是直属中央国资委的央企企业,比如说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都是大型的央企,他们的项目遍布全国,哪儿都有。第二类是省级的基建企业,主要是做省内的业务,典型的像安徽建工、山东路桥等等,这类企业就是地方省内的基建企业,他们主要负责省内的业务。

第三类可能还会有一些民营企业,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另外基建的需求是全国层面整体的刺激,可能全国性的央企的基建企业会更为受益。如果说具体到了地方省级的基建企业,那可能要具体去细分每个省自身的经济增速对基建的需求,包括对资金和财政方面的支持能不能够支持到省内为主的基建企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对于民营企业,要关注它资金链安全的问题。因为确实在2021年下半年以部分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债务问题已经衍生到了整个产业链,整个产业链在应收款和资金周转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对于民营企业的盈利质量、应收款回收包括风险减值的计提可能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五、地产行业的发展对于建筑板块的投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晗:地产对于建筑的占比和影响确实都很大,它不仅直接是建筑施工的一部分业务,同时它也会影响整个建筑产业链的信心和资金的周转情况。对于地产行业度过这一次的危机,它的未来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

第一个原因是从时间上来看,整个产业链龙头企业面临债务危机的问题最艰难、最不明朗的时候已经基本上过去了。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债务危机出现端倪,但是还不是完全明朗,所有人都不知道风险到底有多大、窟窿到底有多大以及如何去补,这个阶段恐慌是最严重的。但是随着国家一步步介入和协调解决,给予各种各样的措施和支持,并且目前为止基本上已经进入到可控的局面,这个事情一旦进入到可控、可明晰、所有风险可控的过程当中。往未来去看,当前存量的缺陷漏洞我们都会想办法解决,未来可以看得更远一些,所以首先对于整个行业是整体可控有序的。

第二个是在这样的行业洗牌或者说动荡的重新整理之后,对于优质的公司反而是这样的机会,因为整个行业的需求不会发生大规模的萎缩,不管是保障性住房还是改善性住房,人民群众对于住房的基本需求还是刚需存在的,那么这个行业就不会发生重大的萎缩,优质的企业可能还会在逆境当中迎难而上,成为更加优秀的公司,只是行业内部的洗牌过程,所以整个产业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六、随着越来越多REITs产品发行,对基建板块会有什么影响呢?

王晗:基建板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盘活。比如说我做了一个项目,但是我不一定能够很快地把它给变现,这种项目都是耗资巨大的,这些基建的企业本身是做施工的,我的优势在于施工建设,我在建设完成之后被动的要持有一些高速公路或者是其他类似的基建项目的资产,那我就变成了一个运营商,运营商有着自身的经营模式和优势。

一个擅长做建筑的人不一定擅长做经营,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我完成了建筑过程之后,我把项目交付给更加专业的人去进行运营,我开始做下一个建设的工作。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企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把社会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优和最大。之前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基建企业做好项目之后,我很多资产是很优质的资产,但是我没法盘活,在手里它是资产,而不是现金,但是我去继续扩大我的施工项目的时候我需要的是现金。

REITs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制,当我作为一个建筑企业把项目做好之后,我把它整体打包给REITs,这样我就可以快速的把资金流进行盘活,同时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也多了一些直接参与投资这些大型的基建项目的渠道。我作为一个公众、社会的自然人很难去投资一个社会上面的高速公路,因为体量太大了,而且我也没有什么渠道去分享高速公路的收益。而REITs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企业把高速公路建好之后打包给REITs。

作为社会公众、自然人再去购买REITs基金或者REITs产品,都会间接的去分享高速公路带来的收益,钱就已经给建筑企业了,他自然而然会修下一条高速公路,这样就使得整个建筑企业的周转率进行了快速的爬升,而且投资和研究一家基建企业的时候,只要分析他的建筑能力、资产与风险,就可以更加专注的去分析和评估他的专业业务能力,而不用分心去关注其他东西。

 

七、基建板块存在着一定的周期属性吗?

王晗:任何行业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只不过周期的大小,比方说最成长性的,当前也比较热的,像光伏,光伏从90年代到现在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几轮周期,任何一个经济行业都不可能去避免供给和需求的波动,正常的扰动一定是会长期存在的。

关键是如何判断两个问题:一个是判断这个波动有多大,是一个短暂的回调和波动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是行业方向的根本转变;第二个是什么时候是这个拐点发生的时间,就像基建也不是一直都很好,像过去一整年基建板块就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行情,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2021年尤其上半年制造业经济非常好,那完全不需要通过基建来拓经济,自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悲观预期起来之后,大家开始有了这方面的担忧,但是很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的预期,重新给了一个新的希望、新的支撑,所以这个时间节点的把握就很重要,基建板块的反弹基本上也是从稳增长的预期提出来之后开始走出这样的行情,所以对于择时来说会比较重要。

目前整个基建板块已经迎来拐点了吗?2022年它会是大家值得去投资关注的一个赛道吗?

王晗:基建和其他的行业不太一样,因为它施工周期很长,它不像制造业,哪怕造一辆车,它整个生产流程不会很久。但是你去修一条铁路、修一条公路、盖一个机场,这都是以年为单位去计算的。而这个项目一旦开始就不太可能停下来,所以这个验证的周期,至少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个周期是比较长的。但是具体到股票来说,我们可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股票更多走的是预期,而不是现实落地,所以股票不一定会像实体经济的景气程度维持的这么久。

实体基建行业的景气度是可以维持全年的,整个2022年基建行业会比较好。但是具体股票能够走到什么位置、能够涨多久,这取决于短期能够涨多快。如果你涨得过高肯定隐含的风险就会比较大,但是整体来看,整个2022年至少上半年基建行业的景气度都会维持到比较好的水平。

 

八、对投资者而言,他们要如何去判断基建板块什么时候会存在一个拐点或者说如何去判断入场的时机?

从个人投资者跟踪的角度来说,比较好的方法是跟踪。一个是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方向,因为这决定着有多少钱;第二个是各个地方政府平台包括国家各部门发布的建设规划,这决定着有多少项目;第三个是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多跑一跑各地的工地,多看一看各个地区建设的进度,去看一下施工进度到底到了什么水平。

第一个财政政策,可以直接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规划,包括专项债的规模,货币政策上就是国家有没有固定的,比方说今年可能会有绿色贷款专门去扶持绿电方面的一些贷款政策,可能会降低整个投资方面的资金成本,这是能够跟踪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二个是跟踪项目,很多地方包括“十四五”规划等等,包括交通建设规划,都能够看到各个地方或者说全国未来几年高速公路建设的规划、铁路机场建设的规划,这样也可以间接的去推断出未来几年到底有多少项目可做。

最后,就是时间节点上,我这个项目什么时候落地,什么时候可以转化为基建板块企业的收入和业绩,这个就是跟踪一下各地到底施工的进度怎么样,如果说天气晴朗、疫情缓解、各地施工都很顺利,那这个订单肯定就会落地的很快,如果说疫情又再次有反复,包括降雨、降雪天气,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那肯定会在时间节奏上对各个企业的施工进度和订单的结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九、如果要筛选一些比较优质的标的的话,什么样的公司是更具备投资价值的?

王晗:两个思路,如果是从弹性的角度出发,偏电力、新基建的方向上它的弹性会更大一些。毕竟下游的需求好,需求决定方向、供给决定弹性,只有下游需求很好的时候你这边的机会才会比较大。所以如果从弹性的角度上来看,电力相关的包括新基建相关的板块会相对得更优秀一些。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我会觉得民营企业可能其中隐含的风险性会略微大一些,因为这一轮的稳增长预期更多是从国家层面的主导,更多的项目可能会落到国企方向,尤其是央企上面,所以作为央企他无论是拿项目的难度还是他资金的安全状况、应收款的能力,都会显著的强于民营企业。因为当前基建板块的投资是一个逆境的反弹,而不是锦上添花的过程。

在这样相对比较弱的情况下做一个困境扭转的预期,风险是不能忽视的,每一个建筑企业的现金流、应收款的质量都应该被拿到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去讨论,保证这些企业没有在逆境当中倒下,才能够去期待它在逆境过后的腾飞。

 

十、投资基建板块有什么大家需要大家关注的风险点呢?

王晗:第一个是企业要能够生存下去,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现金流。在看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年报的时候,不能够只看它的盈利收入,而同时要关注它的盈利质量,它的收现比到底有多少,它的现金流入到底能有多少,是不是能够支撑它当前的业务运转,甚至进一步去扩大它的经营。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是行业的风险,在经济稳增长的预期下,基建板块有一定的行情。这里面有几个先决条件也是需要纳入考虑的,就是国家到底有多少资金能够给到这里,还有就是有多少个项目,这两点是缺一不可的。只有这两点都同时具备,才能够判断基建行业整体的行业机会,这两块都是要逐月的去一一确认资金的审批状况、到位状况,项目的申报状况、立项状况、开工状况,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进行跟踪的,如果说有风险,可能就在这里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