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主题基金规模突破三千亿元 “上新”的指数如何参与创新和成长?

《金证研》巽风/作者

2025年10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科创板创新成长策略精选指数。作为聚焦科创板“硬科技”核心价值的特色指数,其发布旨在突破传统评估维度,通过更科学、更精准的量化指标体系,深度解构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成长潜力,最终遴选出兼具创新特质与成长属性的科技企业。

在此背景下,科创板创新成长策略精选指数是如何反映科创板中创新成长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一、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的“双重共振”,科创板主题基金规模已突破三千亿元

科创板创新成长策略精选指数行业分布聚焦新质生产力核心赛道,覆盖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通过研发投入占比、专利数量、核心技术壁垒等指标,筛选出真正具备“硬科技”基因的企业。例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中,研发投入占比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公司。

​​政策端方面,科创板“1+6”新政持续赋能。2025年推出的科创板“1+6”政策体系,明确设立“科创成长层”,为未盈利但技术领先的科创企业提供更灵活的上市通道。创新成长策略指数作为政策受益的直接载体,持续吸纳如量子计算、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企业,保持指数的前沿性与活力。

而在产业端方面,AI革命与国产替代加速渗透当前全球AI产业形成共振,国产芯片产业链从先进制程、先进封装,到加速迭代升级的大模型与应用,凸显行业活力。在算力端,OpenAI近期先后与两家GPU巨头达成巨额交易,并表示更多类似交易正在进行中。在模型端,DeepSeek-V3.2-Ex发布,国内多家科技企业同步发布适配信息,国内AI产业链深度协同也正在进行中。在应用端,OpenAI发布了下一代视频生成模型Sora2,拟真视频效果有明显提升,并新增音频生成能力,Sora APP出圈。

此外,市场资金中,公募基金科创板配置比例创新高。2025年2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科创板主题基金阵营加速扩容,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近期,银华创业板综合ETF联接A也于2025年10月22日开启发行认购。

二、科创板创新成长指数如何兼具高弹性与韧性?

科创板作为A股重要的市场组成,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全球宏观环境,还是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成长性来看,都具备较高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聚合了半导体、机器人等方向数量众多的硬科技企业。

本次发布的科创板创新成长策略精选指数,从科创板各行业上市公司中精选80只科技创新含量高、研发投入大且盈利表现好的证券作为样本。它并非简单的规模指数,而是一只策略型指数,除了市值、基本面等传统因子,指数样本兼顾了研发能力和盈利实力,并创新引入“科技五力模型”评价体系,聚焦兼具创新硬实力与发展高质量的标杆企业,使样本证券更具创新成色与成长活力。

与现有科创板宽基指数(如嘉实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增强A、易方达科创成长ETF联接A)相比,创新成长策略指数​​不同于传统市值筛选逻辑​​,更注重企业的​​技术壁垒与商业化潜力​​。创新性引入​​研发投入强度、专利转化率、产业链关键地位​​等维度,在此背景下,成分股一般代表国内科技产业的前沿突破方向。

在编制思路方面,该指数提出以成长策略作为指数编制的创新方向和专业特色,并提供了成长风格因子的构建思路,将营收、净利润同比、环比增速等指标作为核心选样方法筛选样本空间内符合可投资性条件的证券。

简言之,科创板创新成长策略精选指数作为一把全新的“价值标尺”,从科创板的众多标的中,识别并锁定兼具成长潜力与创新动能的标杆企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