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 亚一BR*DL/作者 夕山 映蔚/风控
2025年以来,科创板“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在此背景下,科创板上市公司共有首发募投项目超2,500个。截至2025年9月,科创板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超6,500亿元,投入进度已超七成。而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思医疗”)的三个首发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5年12月。
具体而言,伟思医疗首发上市的一项募投项目曾拟终止,遭问询后重启而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或“一延再延”,另外两个募投项目也延期了三次。另一方面,前员工杨瑞嘉、史志怀、陈彬等人在伟思医疗任职期间通过委托持股的方式设立一家同行企业,双方从事的业务均包括盆底肌妇产康复领域。截至2025年6月末,伟思医疗专利总数不及该前员工设立的企业。此外,伟思医疗股东曾违规减持超七百万元、子公司“易制毒化学品检查”被发现问题待后续处理的情形,或值得关注。
一、前员工“另起炉灶或”成竞争对手,伟思医疗研发人员及占比走低且专利总数不敌该竞争对手
企业的竞争力在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自身优势、获得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伟思医疗与其前员工设立企业分别于2020年及2022年上市,且双方从事的业务均包括盆底肌妇产康复领域。截至2025年6月末,伟思医疗专利总数不及该前员工设立的企业。
1.1 伟思医疗与麦澜德分别于2020年及2022年登陆科创板,麦澜德由伟思医疗前员工创立及控制
需要先说明的是,伟思医疗成立于2001年1月10日。
据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澜德”)2024年报及2025年半年报,麦澜德成立于2013年1月16日。成立时,杨瑞嘉、史志怀、陈彬、屠宏林、周干及郑伟峰为实际出资人,通过代持持有麦澜德的股份。
且截至2025年6月末,杨瑞嘉、史志怀为麦澜德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分别对麦澜德直接持股19.36%、18.15%。陈彬、屠宏林、周干、周琴均为杨瑞嘉与史志怀的一致行动人,同时分别对麦澜德直接持股10.08%、10.08%、4.03%、1.47%。
2025年8月8日,麦澜德发布公告称,由于周干未续签《一致行动协议》,与其他股东的一致行动关系解除,周干不再与麦澜德实际控制人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另外,麦澜德的董事长、总经理为杨瑞嘉,董事兼副总经理包括史志怀、陈彬、屠宏林,周干任监事会主席,且前述人员的任期终止时间均为2026年9月。杨瑞嘉、史志怀亦为麦澜德的核心技术人员。
其中,杨瑞嘉于2007年10月至2013年7月历任伟思医疗及其子公司产品经理、市场部经理、产品总监;史志怀于2001年3月至2013年2月历任伟思医疗软件工程师、研发部经理、研发总监;屠宏林于2004年4月至2014年4月历任伟思医疗及其子公司工程师、销售经理、渠道总监;陈彬于2004年9月至2013年5月历任伟思医疗结构设计师、生产部经理、供应链总监;周干于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任伟思医疗研发部高级结构工程师。
据公开信息,伟思医疗、麦澜德分别于2020年7月21日、2022年8月11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可见,麦澜德的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5人、监事会主席周干,曾在伟思医疗任职。其中,杨瑞嘉、史志怀、陈彬等人在伟思医疗任职期间通过委托持股的方式设立麦澜德。
再来关注伟思医疗与麦澜德的业务情况。
1.2 伟思医疗与麦澜德从事的业务均涉及盆底及妇产康复领域,双方曾存专利权属及专利侵权纠纷
据伟思医疗2024年年报,伟思医疗为康复医学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业务领域包括盆底及产后康复、精神心理康复、神经康复、儿童康复等,其中,伟思医疗在盆底及产后康复市场,主要运用于妇产科、盆底中心、医学美容中心和医美机构等医疗终端。
据麦澜德2024年年报,麦澜德主要从事盆底及妇产康复领域相关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其盆底及妇产康复产品线主要针对妇产康复、产后恢复及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诊疗,广泛应用在妇产科、盆底康复中心、泌尿科、肛肠科等医院科室。
而历史上,伟思医疗与麦澜德曾存纠纷。
据麦澜德签署于2022年3月31日的首轮问询回复,2015-2020年,麦澜德与伟思医疗曾存在专利权属纠纷9项、专利侵权纠纷2项、专利无效-行政诉讼1项。其中,专利权属纠纷中,伟思医疗胜诉4项,撤诉5项。另外,2项专利侵权纠纷伟思医疗均撤诉,专利无效-行政诉讼结果为伟思医疗败诉。
截至2022年3月31日,麦澜德与伟思医疗之间无尚未了结的专利权诉讼和相关民事纠纷。
不仅如此,伟思医疗与麦澜德的知识产权亦值得关注。
1.3 近三年一期期末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走低或异于麦澜德,截至2025年6月末专利总数不及麦澜德
据伟思医疗2023-2024年年报及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伟思医疗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07%、16.97%、16.45%、12.49%。
同期期末,伟思医疗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86人、187人、148人、139人,占其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7.11%、26.71%、23.16%、21.99%。同期,伟思医疗新增授权专利数分别为95项、47项、17项、3项。
截至2025年6月30日,伟思医疗及其子公司拥有授权专利217项,其中发明专利60项、实用新型专利101项、外观设计专利56项。
据麦澜德2023-2024年年报及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麦澜德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97%、17.09%、14.67%、13.15%。
同期期末,麦澜德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27人、140人、173人、158人,占其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4.85%、29.11%、29.73%、27.92%。同期,麦澜德新增授权专利数为30项、24项、31项、20项。
截至2025年6月30日,麦澜德及子公司已取得52项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项国际授权发明专利、131项实用新型专利、78项外观设计专利,共计262项授权专利。
不难看出,2022-2024年及2025年1-6月,伟思医疗的研发投入占比走低,同期期末研发人员数量也呈下滑趋势,而同行麦澜德的研发人员数量仅在2025年6月末有所下滑。且截至2025 年6月末,伟思医疗获得授权的专利总数不及麦澜德。而麦澜德系伟思医疗前员工设立的企业,或成为其竞争对手之一。
二、曾拟终止一项募投项目遭问询后重启,三个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上演“一延再延”
募投项目使用的是公众资金,作为上市公司,有责任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实施进度的高度透明。回看伟思医疗的募投项目,其首发上市的一项募投项目曾拟终止,遭问询后重启而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或“一延再延”,另外两个募投项目延期了三次。
2.1 首发上市共募集超11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募集资金余额不足七千万元
首发上市发行股票,伟思医疗共募集资11.5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0.63亿元,超过募投项目拟使用的募集资金为5.96亿元。
据伟思医疗签署于2020年7月14日的招股说明书,伟思医疗拟募集4.67亿元,募投项目包括“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研发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信息化项目”)、“康复设备组装调试项目”(以下简称“设备组装调试项目”)、“营销服务及品牌建设储备资金”(以下简称“储备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分别为19,725万元、4,475万元、7,486万元、15,000万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伟思医疗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7,096.28万元,募集资金余额为6,846.96万元。
关于募投项目的进展,或值得关注。
2.2 2022年拟终止“设备组装调试项目”遭问询后,将该项目变更并延期而后再延期至2025年12月
据上证科创公函[2022]180号文件《关于对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投项目建设有关情况的问询函》(以下简称“募投项目问询函”),2022年6月14日,伟思医疗披露公告称,拟终止“设备组装调试项目”,将项目终止后剩余募集资金共计7,879.84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其中,“设备组装调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7,486万元,截至2022年5月31日,该项目尚未进行投资,剩余募集资金为7,486万元。
对此,伟思医疗被要求详细说明项目终止的具体原因、必要性、合理性,并说明首发“设备组装调试项目”规划是否存在不审慎、与实际经营需求不一致的情形,以及关于该项目的信息披露是否存在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形。
被问询后,伟思医疗回复称对上述项目进行变更与延期。
据伟思医疗签署于2022年6月22日的《关于募投项目建设有关情况的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以下简称“问询函回复”),伟思医疗原计划拟对“设备组装调试项目”终止实施,但经过再次讨论后,认为“伟思医疗总部研发经济园”项目能够涵盖“设备组装调试项目”的建设内容,拟对“设备组装调试项目”进行变更和延期。
其中,“设备组装调试项目”实施主体由伟思医疗母公司变更为其全资子公司南京伟思研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实施地点由南京市雨花台区宁双路19号9栋变更为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即包括在“伟思医疗总部研发经济园”项目中,实施方式由既有场地改造变更为购地新建,项目投资总额由7,486万元调整为13,706万元,拟投入的募集资金总额由7,486万元调整为7,879.84万元,其中差额为项目募集资金到账后产生的利息收益,实际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余额为准,剩余资金由伟思医疗自有资金投入,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2年7月延期至2024年12月。
据伟思医疗2025年8月27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以下简称“专项报告”),截至2024年11月30日,伟思医疗募投项目“伟思医疗总部研发经济园”已完成全部基建工程建设,但目前的内部环境与配套设施,尚未达到可以入驻办公的标准,仍需进一步开展内部装修与办公环境建设,故伟思医疗原先办公总部整体搬迁计划相应延期至2025年12月。
而延期的募投项目不止一个。
2.3 2022-2024年,研发项目及信息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三次延期且延期至2025年12月
据募投项目问询函,2022年6月14日,伟思医疗披露公告称,其拟将募投“研发项目”、“信息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2年9月调整至2023年9月。
据伟思医疗签署于2024年12月27日的《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公告》,伟思医疗于2023年4月25日会议,同意将“研发项目”与“信息化项目”进行变更、延期。该事项已于2023年5月16日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具体调整内容包括将“研发项目”与“信息化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3年9月延期至2024年12月。
据专项报告,2024年12月26日,伟思医疗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将募投项目“研发项目”、“信息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可见,研发项目及信息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历经三次延期,最新延期至2025年12月。
2.4 研发项目已结项,截至2025年6月末信息化项目的投入进度不到35%
据伟思医疗2022-2024年年报,2022-2024年各期末,伟思医疗募投项目研发项目的累计投入进度分别为40.79%、73.77%、93.21%,信息化项目的累计投入进度分别为6.35%、10.15%、19.59%,设备组装调试项目的累计投入进度分别为24.47%、31.76%、57.41%。
据专项报告,截至2025年6月末,研发项目的投入进度为102.63%,已于2025年7月16日结项;信息化项目的投入进度为32.84%,设备组装调试项目的投入进度为73.92%。
简言之,除“储备资金”外,伟思医疗首发上市拟建设的募投项目共3项,包括设备组装调试项目、研发项目及信息化项目。其中,2022年伟思医疗发布公告称拟终止设备组装调试项目,且将其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流。而伟思医疗被问询后表示,再次讨论后对设备组装调试项目进行变更且其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而后,该项目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至2025年12月。
而延期的项目不止一项。伟思医疗研发项目及信息化项目在2022-2024年间进行了3次延期,且延期至2025年12月。而研发项目的已于2025年7月16日结项,截至2025年6月末,信息化项目与设备组装调试项目进度分别为32.84%、73.92%。
三、股东曾违规减持超七百万元,子公司“易制毒化学品检查”被发现问题待后续处理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高质量上市公司的基础。值得注意是,2024年,伟思医疗一家子公司在“易制毒化学品检查”中被发现问题待后续处理。且2023年,伟思医疗股东曾存在违规减持的情形。
3.1 2024年6月及12月,伟思医疗子公司“易制毒化学品检查”被发现问题待后续处理
据伟思医疗2024年年报,伟思医疗的子公司中,包括合肥大族科瑞达激光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瑞达”)。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2024年6月23日、2024年12月16日,合肥市公安局、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均分别进行了“2024年度易制毒化学品检查”,科瑞达检查结果均显示“发现问题待后续处理”。
另外,2023年,伟思医疗股东曾存在违规减持情形。
3.2 2023年4月,伟思医疗因股东违规减持786.74万元发布致歉公告
据伟思医疗签署于2023年4月28日的《关于股东违规减持公司股票并致歉的公告》,2023年3月,伟思医疗股东深圳市阳和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和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连庆明、苏彩龙、黎晓明、石壮平、谭飞、杨崇祥、周东耀、郑桂华合计持有伟思医疗股份的比例减少至4.998%。
2023年4月26日,伟思医疗股东阳和投资的一致行动人连庆明、杨崇祥在未披露减持计划的情况下,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股份10.2万股,减持金额786.74万元,属于违规减持。对此,伟思医疗发布致歉公告。
综上而言,2024年6月及12月,伟思医疗子公司科瑞达“易制毒化学品检查”被发现问题待后续处理。不仅如此,股东阳和投资的一致行动人曾于2023年在未披露减持计划的情况下违规减持超七百万元。对此,伟思医疗发布致歉公告。
四、结语
自上市以来,伟思医疗称,其一直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保障三会运作、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等方式,持续规范公司运作,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2023-2024年,不仅股东曾违规减持,伟思医疗的子公司“易制毒化学品检查”被发现问题待后续处理。此外,伟思医疗前员工“另起炉灶”或成竞争对手的情形,或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伟思医疗首发上市共募集超11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募集资金余额不足七千万元。关于首发募投项目的建设情况,其2022年拟终止“设备组装调试项目”遭问询后,将该项目变更并延期。且研发项目及信息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历经三次延期,最新延期至2025年12月。而截至2025年6月末,信息化项目的投入进度不到35%。
免责声明:
本机构撰写的报告,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分享和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