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增幅超30% 行业指数产品两大特征长什么样?

《金证研》 巽风/作者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该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在汽车行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上游零部件的需求如何表现?汽车零部件指数是如何反映行业背后的发展情况?

一、“三重Beta”驱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产销增幅均超30%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越来越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变革中,国内汽车产业抓住了时代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获得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迅速崛起。相比竞争激烈的整车赛道,汽车零部件具备更加确切的增长性,受整车竞争影响较小。

在当前时点,汽车产业的电气化、智能化均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技术逐步成熟、需求快速提升。

智能化的发展或催生技术变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月产销量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比较同期明显提升。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2%和 34.9%。下游需求的高速增长为国内厂商加速国产替代提供了良好契机,而国产份额提升后将利好品牌价值塑造,形成良性循环。

技术变革方面,汽车产业正迎来高阶智能化的关键落地期,自动驾驶从L2向 L3/L4 级进阶、智能座舱向“多屏交互 + 场景化服务”升级,两大核心领域已逐步迈过技术验证阶段,进入规模化应用的重要拐点。随着技术渗透率加速提升,其上游核心零部件,如: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等的市场需求将同步释放。

此外,相较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市场的存量竞争格局,海外市场仍处于蓝海阶段,且海外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化需求即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国内厂商凭借成熟的技术储备、充足的人才梯队及成本控制优势,在全球供应链中已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加速实现全球化布局扩张。

二、剔除大市值+降成分股集中度,指数如何反映行业表现?

2025年,政策积极引导内需复苏,其中汽车消费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需求端利好显著的同时,汽车零部件环节还受益于“自主崛起”、“技术变革”、“全球扩张”三重Beta的催化,或凸显其发展动能。

在此背景下,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汽车零部件ETF跟踪指数)选取100 只业务涉及汽车系统部件、内饰与外饰、电子、轮胎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汽车零部件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相较于其他汽车零部件相关主题指数,该指数具有两大鲜明特征:一是剔除大市值整车企业,二是降低成分股集中度,由此更精准反映汽车零部件板块的整体表现,是定位更为纯正的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

其中,博时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A、华夏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ETF联接A、易方达汽车零部件联接A等汽车零部件ETF聚焦于汽车系统部件、汽车内外饰、汽车电子、轮胎等领域的上市公司。

在宏观环境逐步回暖的大背景下,拥有三重Beta催化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空间迅速扩容。

 

猜你喜欢